布线规范——现场布线:
1、 应尽量多用中间接线盒以减少航空插头的数量,但应注意:不同电压等级的线不能在同一空走电缆上。
2、 地上走线应放置电缆桥架(厚度位2mm),并附带扣式盖子,桥架应可靠接地。
3、 制作航空插头时,各针线焊接应牢固可靠。航空插头母座处应打印贴纸标示,连接处部电缆的公头处应用扎带固定标示牌对应标示。
4、 机器本体上使用的线槽,金属软管等须以固定夹固定,不可采用粘附的方式。
5、 检知元件(如:光电开关、电磁阀等)如采用快速接头(如公母插)连接,则元件侧采用公接头,小区网络布线,控制侧采用母接头。
6、 中间接线盒及机器人控制柜出入线口应使用固定头或护套密封防尘。
7、 各操作盘、手控盒上的标牌应端正整齐,大楼网络布线,整体大小一致。
8、 电机电缆应独立与其它电缆走线。编码器线与电机线走线应分开至少300mm。捅死避免电机电路与其它电缆长距离平行走线,为有效抑制电磁波辐射盒传导。变频器的电机电缆必须采用屏蔽电缆。
9、 控制电缆尽量使用屏蔽电缆,模拟信号(数字脉冲信号)的传输线应使用双绞屏蔽线(如上海江通6*0.2mm2或金子电线)。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必须两端接地,避免使用长电缆(不超过20米)。
10、 拖链走线应尽量采用拖链专用高柔性电缆,拖链内各线管不可扎在一起。拖链两端线管应固定。
综合布线设计等级分为基本型、增强型和综合型。
1、基本型综合布线大多数能支持语音/数据服务,其特点如下:
①是一种富有价格竞争力的综合布线方案,能支持所有语音和数据的应用。
②应用于语音、语音/数据或低速数据。
③便于技术人员管理。
④采用半导体放电管式过压保护和能自动恢复的过流保护。
2、增强型综合布线不仅具有增强功能,而且还有发展余地。其特点如下:
①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信息插座,灵活方便。
②任何一个信息插座都要提供语音和数据应用。
③可统一色标,按需要可利用配线架或插座面板进行管理。
④是一个能为多个应用设备创造部门环境服务的经济有效的综合布线方案。
⑤采用半导体放电管式过压保护和能够自动恢复的过流保护。
3、综合型综合布线中印入光缆,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智能建筑,其余特点与基本型或增强型相同。
为便于设计和施工管理方便,综合布线一般逻辑性地分为6个模块化结构,它们相对独立,形成具有各自模块化功能的子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布线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包括办公室、写字间、技术室、机房等需要电话、计算机终端等设备的区域和相应设备的统称。工作区子系统处在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电话机、计算机终端、监视器、数据终端等)和水平子系统的信息插座(IO)之间,起着搭桥的作用。
2、水平子系统。是每个楼层配线架(DF)至工作区信息插座(IO)之间的线缆、信息插座,转接点及配套设施组成的系统,作用是将楼层内的每一个信息点与楼层配线架相连,一般处在同一楼层,将电缆从楼层配线架连接到位各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上。
3、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指每一个建筑物内从主交换间(BD)与各(CD)之间的线缆及配套设施组成的系统。形成一个干线馈电网络。主干线子系统提供建筑物的主干线缆路由,是综合布线系统的神经枢纽,实现主配线架和中间配线架的连接。
4、管理子系统。管理是真对设备间、交换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和线缆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志和记录的规定。内容包括管理方式、标识、色标、交叉连接等。管理子系统采用交连和互连等方式,管理垂直干缆和各楼层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线缆,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
5、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是大楼的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布线,以及建筑物配线设备(BD)安装地点,也是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对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而言,设备间主要是安装总配线设备、交换机、计算机主机、接入网设备、监控设备以及除强电设备以外的设备及其进线。
由设备间的电缆及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的设备间子系统,把公用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
6、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建筑规模较大或是性质重要的机构(如一个企业或一所学校),一般都有几座相邻建筑物或不相邻建筑物园区。它们彼此间有相关的语言、数据、图像和监控等系统,可用传输介质(电缆或光缆)和各种支持设备(配线接续设备)连接在一起,网络布线设备,成为一个系统。,这就是建筑群子系统。它是由楼群配线架(CD)与其它建筑物的大楼配线架(BD)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楼群以内交换、传输信息,并对电信公用网形成唯1的出入端口。
您好,欢迎莅临芜湖勇创,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